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新课程改革高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浅析

时间:2014-05-27 15:22 点击:
【摘 要】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理论基

  【摘 要】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理论基础、专业水平、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艺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艺术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艺术的演变与发展。高中艺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符合终身学习时代的需求,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老少边山区学校的艺术教师,更需要艺术的素养,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和要求。

  【关键词】高中艺术教师 提升 专业素养 基本途径 

  教师的专业素养会极大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干得出色漂亮,容易获得领导赏识、同行尊重、学生爱戴和家长信任,在学生心目中特别有地位。学生对教师如此尊重、喜爱、信任,就有动力学好该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体面和充分的自我表达的能力,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等。一个善于沟通和交流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一个善于表达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条理清晰;一个善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中明确规定艺术欣赏课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开设艺术必修课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高中艺术教学质量的高低。

  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了理论基础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创作能力素养和教研能力素养四个方面。1. 理论基础素养指艺术教师必须掌握包括美学原理、中外艺术史论、艺术名作名曲赏鉴在内等一般艺术理论。教学大纲里面明确规定高中一年级开设艺术欣赏,教学内容有艺术欣赏知识和中外艺术名作欣赏两部分,强调培养学生艺术赏鉴能力。2. 专业技能素养指艺术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艺术专业基本功。新课程改革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增设了反映艺术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艺术教师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在原有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3. 创作能力素养指教师在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的创作能力。艺术教师不仅仅要上好音乐、艺术课,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4. 教研能力素养是指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教研能力是教师的基础能力,艺术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和创新和不断地参与或者独立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提高专业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艺术教师的必然之选

  艺术教学是通过艺术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高低。音乐是非高考科目(艺术类专业考试除外),人们都对艺术学科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是“小学科”,可有可无。在此错误认识影响下,一些艺术教师也认为艺术课并不重要,这种理解是极其有害的。美的教育应该是长期的,对人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审美教育。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是残疾人”。高中艺术教学是通过教学,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艺术教师应该担负起这个重任,树立责任心。

  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艺术教学质量的关键。艺术教师只有储备“一桶水”,才能满足学生“一碗水”的需求。当然教师不可能是万能的,学校里的艺术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应该分工明确,互为补充,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艺术教师个人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未来艺术教学中胜任。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网络时代海量信息传播,艺术教师如果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和人格修养,将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才能胜任新课程改革下对艺术教学的新要求。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农村艺术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教学观念陈旧。教学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主动探究;重课堂学习,轻生活实践;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提高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有很多,但博览群书和勤于教研应该是艺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基本途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